连锁餐饮品牌在二三四线市场将有场“死磕”
2020-01-20 11:52:48
在连锁餐饮行业,本土品牌与洋快餐的较量正在新一线城市里展开。它发生在每个商圈的临街店铺,街头发放优惠券的员工之间,以及送餐员的电ω 瓶车上……
市场的变化让所有洋快餐品牌都不得不开始考虑“下沉”。随着一线以及沿海发达城市的竞争加剧,成本增加,利润下降,这些公司要想保持发展之初的增长速度,向新一线城市扩张成了必然选择。
而在之前,以麦当劳、肯德基为首的洋快餐占据了一线城市里的绝对领导地位,本土品牌包括德克士、乡村基、华莱士等,绝大多数都没有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现,却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三四线城市获得蓬勃发展的机会。
当然,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。看看大型连锁快餐企业目前的分布状况,会发现肯德基、必胜客、麦当劳、永和大王、吉野家这些曾经扎堆出现在北上广的品牌开始出现在二线城市里。
如果比较门店数字以及渗透率,最有代表性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,肯德基拥有4400余家门店,麦当劳拥有超过1700家门店。必胜客因为与肯德基同属百胜集团,有集团协同效应的优势,也扩张到全国200多个城市,拥有800多家门店。赛百味虽然在2011年3月7日超越百胜及麦当劳,成为全球有最多分店▲的快餐店,达到了34218家,但是目前它在中国仅有318家店面,主要分布在北上↑广和广东、福建地区以及部分省会城市。
如果更进一步分析这些餐饮品牌所处的城市,会发现虽然它们进入了二三线城市,但多数如同当年扎堆进入北上广一样,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倾向性—主要集中在人均收入和GDP排名在全国靠前的经济发达地区。出于连锁品牌的品牌一致性考虑,其提供的产品,价格要保持一致,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显然更有实力承担价格。
当地消▃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也是餐饮连锁业在扩张时要考虑的问题,如果当地的消费实力和市场容量不足以支撑门店经∞营,门店开得越多,亏损也越多。比如永和大王为了配合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四个一级重点城市的发展,在其他经营状况不佳或者没有规模的城市采取了撤退,先后撤出福建厦门和浙江嘉兴。
洋快餐品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、成熟的连锁管理经验、品牌知名度等优势,能轻易地吸引消费者们尝试。